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跃马扬鞭,爬山观海,吟诗抒怀,毛泽东笔下的曹操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英雄。
漫漫历史长河,如黑夜苍穹。月亮的阴晴圆缺,好比治世与浊世。天下英雄,就是這月亮碎了半边,化作的漫天星辰。
漫天星光没有月亮的夜空,星星总是特别明亮。从揭竿而起的黄巾军首脑张角,到王谢之后枭雄袁绍;从人称“第一神将”的吕布,到神算诸葛孔明;从据守江东的孙权,到匡扶汉室的刘备,在朝纲杂乱、豪强混战、阉人纷争、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无不称得上是英雄,在夜空中闪耀光线。素有“浊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之名的曹操,何以成为这群星中最亮的一颗?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式。”曹操之所以能在英雄辈出的时代脱颖而出,就在于他纷歧般的人生格式。
曹操塑像以天下为己任忧患意识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曹操很早就认识到“天地间,人为贵”(《度关山》)。然而,社会现实却是:王朝糜烂,皇亲国戚、仕宦豪族垄断一切,黎民无以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
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他“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不戚年往,忧世不治。”(《秋胡行》)老去甚至死亡,都不是自己最担忧的,最担忧是年华如水一般流逝,另有那么多大业未完成。
曹操塑像超强自信曹操不仅对天下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另有着神圣的使命感。他曾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可见他与孟子同样的自信、自负。浊世之中,曹操随机应变,对天下局势的走向和自身运气的浮沉显得格外审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虽不能算是纯粹的儒者,但作为叱咤风云的政治首脑,他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为统一大业而奋斗。
这种忧患意识与神圣的使命感相联合,使曹操的诗文都具有一种慷慨悲凉、感人肺腑的气力。作于晚年的《龟虽寿》一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义士暮年,壮心不已。”正是诗人精神状态的写照。
陈建斌饰曹操剧照挣脱原生家庭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阉人曹腾的养子,“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这是一个来源不明的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指斥曹嵩是“乞丐携养”,而曹操本人则是“赘阉遗丑”(《文选》卷四四),强调了曹操身世于大阉人家庭。据史书纪录,曹操年轻时“任侠纵脱,不治行业”,却博览群书、喜好兵法,靠近名士阶级,盼望挣脱原生浊流豪族。
他与四世三公身世的袁绍关系亲密,同为游侠。“以救时难而济同类”,是游侠的最高准则。
其时的人都不看重他,只有太尉桥玄认为曹操是了不起的人物,是天下大乱之时,能安宁天下的“命世之才”。(天下将乱,横死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张丰毅饰曹操剧照卓越的政治才气三国鼎立,曹操统治下的曹魏,却是声势最盛、人才最多、国界最广的,凭的就是他卓越的政治才气。唯才是举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但若论三国第一人,非曹操莫属。
"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是这样说的,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曹操自己用人,重才气,轻品德。他认为,有品德的人,未必有作为;有作为的人,未必有品德。并以陈平、苏秦为例,说:"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
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他曾下《举贤勿拘品行令》,要求幕僚下属推荐有治国用兵才气的人,即即是不仁不孝,也不许遗漏。曹操画像同时,他也坚信"德厚流光"的古训,重视楷模作用,为其子选择师傅都极重品德。曹操让"名高德大"的北海名士邴原为曹丕五官府长史。
曹操指示儿子,要以师傅之礼待邴原。在《转邴原为五官府长史令》中,曹操写道:"子弱不才,惧其难正,贪欲相屈,以匡励之。虽云利贤,能不恧恧!"我儿子懦弱无才,恐怕难以走正道,我有个太过的想法,想委屈你去匡正勉励他。
这虽然是出于我对你的信任和倚重,但也不能不令我内疚啊。遣词用语尽显其谦虚和老实。
于和伟饰曹操剧照裁抑豪强曹操很早就意识到,贫富南北极分化是东汉末年社会猛烈动荡的泉源。为顺应历史生长和民心,他一直坚持裁抑豪强。
在洛阳尉任内,“不避豪强”;在济南相任内,以裁革赃吏而著名。取得政权以后,更是励精图治、赏罚明白。为掩护小农,抑制豪强,鼎力大举推行屯田政策。
至"建安中,天下仓廪充实,黎民殷足。"(《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一方面恢复农业生产,解决了粮食问题;另一方面,增强了对劳动力的控制,而这也是裁抑豪强政策的一部门。曹操画像无可争议的文学成就历史上,曹操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笔下的曹操,一句“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行天下人负我。
”为自己带来千百年的骂名。对于曹操的文学成就,则一直是无可争议的。文学史上,一般认为,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第一个“自觉时代”,是“人的觉醒”,第一次有了以文学为目的的写作。
建安文学的繁荣及其赢得的奇特历史职位,都离不开曹操对文学的喜好与重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辉煌光耀,若出其里。”(《观沧海》)展示的博大胸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短百余字的《短歌行》,从忧世伤时之情开始,以周公吐哺的胸怀与壮志为终,因天下之故,求才热诚跃然而出。
《观沧海》书法被掩盖的武力值东汉著名的人物评论家许劭曾劈面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浊世之英雄。”许劭认为:智慧秀出的人称为“英”,胆力过人者称为“雄”,凡能。
本文来源:米乐官方网站-www.shoptherusticfarmhouse.com